专题区

知行合一:诚实守信、家校结合、养成美德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0/4/26 17:46:15  阅读数: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也是一个人真、善、美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信任他人。在我国,“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是历代品德高尚者立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古老而悠久的诚信美德历史,在当今市场经济狂潮的冲击下却出现了诚信缺失、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等令人痛心的局面。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侵蚀着校园,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而,净化社会环境,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儿童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关注、培养下,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具有诚实守信的美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团体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当前,学校教育正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社会处于全面转型期,人们的各种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的不良影响,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立身、立业之本的诚信品德的形成,也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提早动手、从小培养,使儿童形成高尚的诚信美德。

   诚信教育包括了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两方面的内容。在诚实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在守信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诚信教育的实施要遵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小型为主的原则,既要有声势、有影响,又要认真、扎实,不走过场。要根据小学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诚信教育以儿童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学校在教育中,要精心安排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儿童发展特点的诚信教育活动。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儿童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现代教学手段,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 “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在诚信教育中,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诚信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学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诚信踩得粉碎,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许多儿童校内文明守纪,校外犯法违纪;在校劳动,从不怕苦怕脏,回到家里连自己的床铺都不想整理一下。这样的诚信教育如同一纸空文。所以,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这样,才有望看到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走向社区、进入家庭。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搞好诚信教育,促进儿童诚信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在儿童诚信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一是起点要低,如要求儿童不说谎话,做诚实的孩子,使他们懂得这是诚信品格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内容要实,教育引导儿童寻找身边的诚信故事和反面例证,进行分析对比,认识诚信的好处和不讲诚信的害处;三是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有些儿童认为做错事情的时候,自己能够主动承认就是诚实的表现,帮别人隐瞒错误则是讲义气的表现,要通过教育使儿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讲义气,而他们所认识到的义气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四是要循序渐进,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根据年级、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如低年级可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儿童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则以“不弄虚作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教育儿童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小事做起,诚信从身边做起。做诚信少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坚持不懈,形成习惯。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七彩斑斓,举手投足可以显示出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下优劣。对小学儿童进行诚信教育,要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针,从不说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做起,见微知著。只要在诚信教育的道路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相信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完善的人格将会达到。而迈好诚信的第一步,将会使儿童受益终身。

   总之,儿童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必将对塑造高尚的人格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