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办理
焦作市司法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47号提案的答复 |
|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
尊敬的赵秀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打造焦作营商环境‘金名片’的提案”(第247号)收悉。我局收到提案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要求根据提案内容,认真办理落实。您的提案还涉及到其他部门,现根据职能设定,答复如下:
一、提案的主要内容
第247号提案提出“法治建设水平还不够高,多头执法、随意性执法以及选择性执法等情形不同程度存在”、“坚持依法行政,以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引领”、“持续深化府院联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我们认为,您的提案是对司法行政机关的信任,是对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深表感谢!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千所联千企”“护航经济发展”等专项活动,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成立52个律师服务团,参与服务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律师累计925人次,体检企业449家,开展政策宣讲409次,开展复工复产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395次,确保服务全市“三个一批”200个重点项目全覆盖、有实效,为全市企业在法治化轨道上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二是首次在全市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设立了24个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并赴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召开了行政执法监督征求意见座谈会,搜集各类意见建议十余条,有效推动行政执法部门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开展强化执法监督服务项目建设活动,在“三个一批”项目点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发放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服务卡,有针对性地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今年以来,指导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对轻微违法行为适用免罚案件10097件,适用免罚清单总金额233.1万元。四是做好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编制《焦作市行政执法证件办理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我市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和管理。今年以来,我市共新办行政执法证561个,补办27个,注销165个;新办行政执法监督证23个,补办1个,注销9个。
2、高质高效推进法治焦作建设水平。一是出台了《法治焦作建设规划(2021-2025年)》《焦作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共焦作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的通知》,以制度形式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巡察范围,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今年以来,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向市委依法治市办提交述法报告99份。二是创新性地开展了全市法治调研督察,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起了一支由70名社会各界人员组成的法治督察员队伍,有效统筹法治焦作建设社会力量,扩大群众对法治工作监督的覆盖面。三是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1211”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落实成效明显,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组织专题培训,召开推进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坚持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圆满完成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申报工作。四是府院联动机制优势不断激发,推进31项重点联动项目在全市落地生根,构建起独具特色的“12345”府院联动焦作模式,在加速共建法治政府、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高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化破解执行难题等多个方面形成叠加互补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工作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等领导的批示与肯定,被省高院院长胡道才称赞为“枫桥经验”的焦作模式,申报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项目。五是牵头做好企业权益保护,制定《焦作市企业权益保护指标改革创新重点项目》、《焦作市企业权益保护指标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做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法、检、公等部门的协调联动,高标准完成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企业权益保护指标上报工作。六是组织法治焦作(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对11个县(市、区)和78家市直单位通过日常考评、实地考察和案卷评查的方式进行了考核,同时开展了企业座谈,面对面征求“三个一批”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6个县(市、区)和39家市直单位被评为优秀等次。七是做好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班,全市7860名行政执法人员和200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参加培训。
3、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一是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和“法援惠民生”活动,组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应急值班律师队伍,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41件,解答法律咨询10517人次,12348热线在线解答群众来电咨询7042人次,接听率达到96.49%,回访留言1254人次,满意度达99.86%,各项业务数据全省综合排名第四位,帮助170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88.3万元,举办各类法律援助普法宣传活动45场。二是创新性地开展仲裁工作。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积极参照沿海发达城市经验做法,率先在我市组建知识产权国际仲裁院,构建起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下一步具体工作举措
1、制定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结合焦作实际,制定印发《焦作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作为焦作法治政府建设的规划图、路线图和施工图,不断推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突出加强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推行行政指导、行政调解等柔性执法方式,构建和谐执法关系,提升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
2、积极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组织举办依法行政能力培训班,拓宽工作思路,交流工作方法,提升业务能力,不断强化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加强示范单位培育指导工作,选取优秀单位申报省级示范单位。召开全市行政执法交流观摩会,组织全市行政执法骨干到省级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单位学习,推广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带动提升全市行政执法水平。
3、深入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积极推行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积极探索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等柔性执法方式。继续指导武陟县做好推行行政调解告知制度省级试点工作,指导孟州市扎实做好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市级试点工作。发挥标兵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传帮带”学习交流活动。开展全市第二届服务型行政执法比武竞赛,不断提升服务型行政执法水平,让人民群众在行政执法中,既能感受到行政执法的“力度”,又能感受到行政执法的“温度”。
4、持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在全市推广《河南省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2021年版)》,组织开展委托行政处罚清理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和选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做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究。畅通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处理行政执法投诉,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指导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合理审慎制定“免予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清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强有力的法治举措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5、助力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一是强化市场主体联动服务。进一步密切法院与政府联系,及时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断点问题,为各类企业提供“一站式、全覆盖”法治服务,帮助企业一揽子解决各类涉法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二是强化企业破产联动处置。按照政府主导风险管控与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的协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工信局牵头组建的焦作市困境企业挽救中心,焦作中院在全省率先成立专门的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等职能作用,提高市场主体出清效率和出清率,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三是强化行业监管联动执法。金融、通信、互联网、市场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多部门多方合作、协同推进。通信、金融等部门落实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向公安机关提供更多更有力的信息支撑。法院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沟通协作,畅通犯罪线索、案件的移送渠道,强化侦查、起诉、审理等司法工作的衔接,凝聚起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合力。四是强化知识产权联动保护。设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引导焦作市知识产权保护商会规范有序运行,制定出台《焦作市知识产权案件联合执法工作暂行规定》,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联动配合,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构建起以司法保护为主导,行政保护为支撑,行业自律、仲裁调解、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五是强化执行难题联动破解。推动落实《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操作办法》,加强市不动产中心、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查控系统对接,方便查找被执行人房产信息;探索建立“执行+公证”工作机制,对符合公证调查的案件,委托公证机关持调查令等调查被执行人配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公安、民政、不动产中心等相关单位应及时履行协助义务,对发现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法院及时进行查冻扣,尽快兑现生效裁判利益,依法及时有效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