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身边的榜样】一位基层司法所所长的一天 |
|
信息来源:焦作日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11/24 20:46:15 |
司法所长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灭火器”、疫情防控的“守门员”,无论社区矫正、人民调解,还是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抑或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总会看到身着蓝色制服的他们忙碌的身影。
立冬刚过,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武陟县司法局木栾司法所所长李芮雯忙碌的一天便由此开始。
7时30分,李芮雯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她每天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一天的工作,把每天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
8时整,李芮雯将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召开例会,对当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天的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为居家隔离七天的马某送去米、面、蔬菜等生活物品;二是对近三个月的数据进行梳理,上报第三季度的各项报表,并录入调解的卷宗;三是电话联系所有的矫正对象,了解其思想动态并询问生活是否存在困难。”例会很短,但针对性很强。会后,工作人员立即分头投入各自的工作中。
9时,因后牛村要申报“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李芮雯便前往后牛村,就打造“星火法治阵地”相关事宜和广告公司沟通对接。她不仅要提供“六角亭”“干群连心廊”上的法治对联的内容,还要兼顾到对联的材质和颜色,任何细节都不放过。
11时,木栾司法所今年要争创“河南省五星级规范化司法所”,现在到了验收的关键时刻,李芮雯就相关档案材料、功能室版面布置等和工作人员、广告公司人员协商,做到万无一失。
12时30分,趁着吃饭间隙,李芮雯不厌其烦地交代工作人员:“大家一定要作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做好来办事群众的扫码登记工作。”
14时30分,李芮雯到高伊村,就高大爷的赡养纠纷进行调解。高大爷今年80多岁,因赡养问题和孩子们发生纠纷,严重影响到高大爷的日常生活。进村后,李芮雯便通过村干部联系上了高大爷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可孩子们相互推诿,谁也不愿意赡养老人。李芮雯情理法并用,将法律责任、父母恩情、家庭和谐等方面融入调解工作中,晓之以法、动之以情,最终高大爷的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深深自责和内疚。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赡养纠纷也得以化解。临走时,李芮雯不忘交代村干部要注意跟踪回访,确保高大爷能按时收到赡养费,生活有着落、看病有保障。
16时50分,从高伊村离开后,李芮雯和两名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来到大城村,就武陟县人民法院委托调查该村村民崔某放火罪的社会影响进行走访。一方面,李芮雯和村干部深入交谈,了解崔某的社会表现情况;一方面,又入户走访了崔某的三位邻居,听取大家对崔某的认识。离开的路上,她又安排工作人员认真汇总、形成报告、及时上报。
18时40分,从大城村离开,李芮雯直接到小岩村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值守。小岩村是木栾司法所联系分包的村,李芮雯将村民的安危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和其他防疫人员一起,提醒进出的村民要出入扫码,外来人员要登记身份证号、手机号码,返家的货车司机和返乡人员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同时作好政策宣传引导,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时40分,值班结束。这时气温降低,李芮雯裹了裹衣裳,离开了小岩村。夜色深沉,奔波繁忙的一天结束了,披着星光,李芮雯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就是李芮雯忙碌的一天,也是她最普通的一天。她义无反顾在基层司法行政和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