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焦作市司法局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执法模式纪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2 15:34:33

近年来,焦作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纲要》,积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初步构建起了“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执法模式,进一步树立了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行政执法形象,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水平。

该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精准执法,贴心服务”的新理念推进服务型执法工作。通过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所有执法科室明确创建目标,确立了适合各自执法特点的服务型执法新理念。

律师工作指导科坚持“党建引领、制度规范、助推成长、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对全市44家律师事务所和539名执业律师的年度考核,均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到各律师事务所现场进行,受到了全市律师的一致好评。社区矫正科提出“维稳安保精准化,矫正执法规范化,监督管理信息化,教育矫正特色化,社会帮扶多样化”的工作目标。法律援助中心着力打造“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完善提升12348法律咨询热线平台建设。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每年向社会推出八项服务承诺,积极践行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互联网+”模式执法更便捷。该局始终坚持正确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和解等柔性执法方式,创新执法方式,打造不同特色的服务型执法模式。社区矫正科积极推行“互联网+行政执法”,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信息平台。律师管理科改进执法方式,推进执法方式由处罚型向服务型转变,实行处罚事前提示、事中指导、事后回访制度。公证科利用微信、手机短信等互联网平台,公开办公信息,主动走进社区、企业,现场解答群众公证咨询,上门办理公证业务。


主动融入大局更贴心。该局积极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法律服务“双百”活动,在全系统组织600名干警和律师,组成200个小分队,深入到100个企业、100个贫困村,有针对性地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只要群众打一个电话,动一下指尖,点一下微信,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便捷的法律服务。

 

规范行政执法机制,增强内部约束。该局坚持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积极落实“放管服”要求,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办事环节,对全局保留的25项行政权项编制了详细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定了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健全和完善了《行政执法标准》《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等20多项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服务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服务执法窗口,提高服务质量。该局创新性地开展项目化建设,先后实施了公证便民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法律援助五星级服务窗口创建、人民调解员队伍“三化”建设、基层司法所执法服务标准化建设、律师诚信体系惩戒体系建设等,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热情、高效的法律服务。


规范行政执法机制,增强内部约束。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实行阳光执法。该局进一步梳理行政职权,对全局的25项行政职权项,编制了详细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定了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及时在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并与焦作市编办网站作了链接,做到依法依规行使行政职权。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做出具体行政行为,避免行政执法随意性,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


规范服务执法窗口,提高服务质量。该局积极开展项目化建设,通过实施公证便民服务窗口规范化、法律援助“两室一点”服务窗口五星级创建、人民调解员队伍“三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条件和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实现设施更加完备、制度更加健全、运行更加有序,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热情、高效的法律服务。将19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审批。抓住建设业务用房的有利时机,整合司法行政各项资源,建设集法援、公证、基层、矫正等执法服务为一体的新窗口,打造高标准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该局注重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把法律知识培训列入年度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多次组织执法人员到全国一流大学进行行政执法培训。以“司法行政大讲堂”为平台,采取以案说法、集中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消化、理解和吸收,从而不断提高广大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


规范执法档案。该局强化科技、装备在服务型行政执法中的应用,为15名行政执法人员全部配备执法记录仪,实现执法过程中全程留痕。为每名执法干警建立了执法档案,实现了执法行为可追诉。


加强执法监督考核。该局以规范执法行为和强化监督为重点,切实把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目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抓行政执法监督,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制定了《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实施办法》,对每个执法环节和执法岗位进行执法责任制的全程监督,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工作人员目标管理考核,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已成为一项常态化的执法监督机制。每年多次组织执法监督检查,采取抽查服务清单、回访当事人等方式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聘请1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政风行风监督员,以社会监督促进阳光执法。坚持有投诉必查、查处结果必反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加大对辖区各县市区和基层司法所执法工作的指导,示范引领全系统推进服务型执法工作。


打造四级矛盾调解平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该局率先全省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形成了三调对接、四级联动的矛盾调处化解新模式,并以四级平台为依托,横向对接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受理、分流、引导、移交、调解等制度,横向对接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9505件,调成37806件,调成率95.6%。指导组建的焦作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全面推行医疗纠纷“调解+保险”新模式,自2015年3月成立以来,成功调解350余起案件,彻底解决了“医闹”顽症,至今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围堵医院群体事件。


打造律师诚信执业平台,赢得社会更多美誉。该局率先全省出台了《焦作市律师事务所和执业律师管理公约》,进一步优化律师管理和执法活动,极大提升了律师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在律师队伍中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和惩戒体系建设,共修订和完善律师党建、律所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32项。先后建立了律师党建工作群、律所主任群、律师之家群等微信工作群,上情下达,快速交流,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打造法律援助服务平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该局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形成了遍布城乡、各行各业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形成了以11个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室为主,11个律师值班办公室、95个工作站、137个受理点、1766个联络点为辅的“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援助范围,实现法律援助覆盖人群由低保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扩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窗口人员做到一张笑脸相对、一声问候相迎、一杯热水暖心、一腔热情服务,切实做到“为民、利民、便民”。不断扩大法律援助影响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工地、进高墙等活动,发放各类宣传品(资料)7000余件。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925件,解答群众来电、来访和网上咨询22038人次,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利益,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打造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消除社会安全隐患。全市已建成了10个集“管理教育、心理矫治、临时救助、技能培训、过渡安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矫正中心,市县两级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开展亲情帮教,对在矫人员进行人性化教育,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在矫人员给予必要帮扶,在矫人员接受教育改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去年,司法部领导对该市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表扬焦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通过不断努力,该局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初步实现了“管理法制化、服务优质化、执法规范化”的建设目标,连续3年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省厅、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该局普法工作先后获得四项“国字号”荣誉,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市、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市、全国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国“七五”普法联系点。律师管理始终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律协党委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三严三实”教育联系点,中组部先后两次专题调研焦作的律师管理工作。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起始于焦作,辉煌在焦作,司法部多次在焦作召开现场会。社区矫正工作实现弯道超车,去年司法部领导莅临焦作调研,表扬焦作的社区矫正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焦作市众信公证处多次获得国家、省先进公证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