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焦作市法治宣传教育三度摘得国字号桂冠

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5/31 11:26:14

526日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焦作市被中央宣传部和司法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并作为先进集体代表上台领奖,这也是该市继被表彰为 “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法治城市创建先进集体之后,第三次获得国字号殊荣,也是河南省惟一三度载誉的城市。

菜单式普法,接地气。2011年,“六五”普法规划启动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六五”普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民生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纳入平安焦作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不断深化“党委统一领导、一府两院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职能部门职责和社会责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有效推动了“六五”普法规划实施。该市坚持群众最亟需哪方面法律知识,就普及哪方面的法律知识,什么样普法方式可行,群众最受教育,就采取什么样的普法方式。持续开展“菜单式”普法,大力实施“一三五七”普法工程,即,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打造法治文化、媒体传播、队伍宣讲“三大平台”,突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等“五类重点对象”法治教育,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活动。五年来,市委中心组学法共计20余次,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法治讲座1000余场次,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450人次。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等参加各类法治培训和法律知识考试累计达20万人次。全市1100余所学校全部配备法治副校长,举办法治讲座3500余场,连续十年组织开展“法在校园”宣传月活动。全市300余名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为企业培训达5万余人次。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文化大院、法律图书角等,培训村(社区)两委干部2.5万人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2.3万起,受教育群众360万人,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品牌化建设,促提升。该市连续四年荣获河南省政府普法依法治理目标考核第一名,成为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品牌,近年来,该市不断扩大品牌示范效益,持续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创建,全市3个县市区被国家、省授予法治创建先进县市区称号。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市本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到了136项。全市39个单位被命名为“法治型政府”、“法治型机关”创建示范单位。持续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坚持依法独立办案,司法公开透明,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开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活动,促使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着力构建集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持续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全市7行政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6个行政村(社区)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立体式运行,造氛围。近年来,该市不断丰富法治宣传载体,推行立体式法治宣传教育格局,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法治氛围更加浓厚。充分利用“12·4”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开展一系列法治文化活动。全市28个专业和民间法治文艺演出团队,常年活跃在基层农村社区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活动。印制普法系列读物50余万本,发放作业本60万本,印制发放普法笔记本5万本,创作法治微电影、公益广告、动漫10余部。各级各部门利用80多个广场大型视频、100多个机关楼体视频、1000余个单位LED显示屏,大力播放法治类公益宣传广告。市、县两级全部建成了官网、微博、微信、手机报四大普法平台,100余家市直单位在网页上开辟了普法园地。各级各单位也不断加大投入,每个县区都建立了法治游园,每个乡都设立法治大讲堂,每个村都建立了法治长廊,每个企业都设立法治橱窗,每所学校都建立了法治教育阵地,达到法治文化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