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孟州市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 |
|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司法局 更新时间:2018/4/12 15:16:53 |
依法治校是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的基础和保障,为了更加深入地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2016年以来,孟州市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青少年作为“七五”普法期间的重点对象,已成为创建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坚持抓好在校青少年法治教育,继续深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孟州市将“突出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纳入了年度工作要点,出台了《孟州市“谁执法谁普法 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罗列了“谁执法谁普法 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教育局对教育系统法治宣传的内容,从公、检、法、司四部门新聘66名法治副校长,随后联合下发了《孟州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管理暂行规定》。推进依法治校,孟州市将“内”治与“外”治有机结合,开创现代校园法治新局面。
一、抓好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法治水平
以“法治进校园”活动为载体,通过主题班会、法治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法治教育活动,广泛宣传防止校园欺凌、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安全交通法》等内容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建立健全以学校规章为核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校务公开、经费管理、教师资格等制度,不断深化依法治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 形成教育法治宣传的良好氛围。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工作。
二、加强青少年普法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
孟州市主抓“学校”这一普法阵地建设,各学校将法治宣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不断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创新法治教育渠道,把法治宣传教育与学校的工会工作、家长学校工作、班集体工作、课堂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把落实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各项工作的检查、考核中去。二是创新法治教育载体,营造浓厚的普法教育氛围。首先加强对教师的普法宣传,通过教师工作例会,灌输普法教育理念,让老师把握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法治教育;其次加强对学生的普法宣传,通过校讯通、校园广播、升旗仪式、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采用图文结合、事例结合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在学校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征文、演讲比赛、手抄报等活动让学生接受法治教育;聘请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到学校进行专题法治讲座,老师与家长相互加强联系,做好学生的跟踪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三、开展校园法治教育阵地建设,丰富校园法治载体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校园法治宣传硬件设施。河雍小学、韩愈小学、会昌中心学校、孟州市职业中专等学校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法治文化长廊版面,建立了法治角,融入法治文化内容,展示内容涵盖了主要法律、法规摘抄,法治格言、安全常识、道路交通、防邪教、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内容,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特色鲜明。在河雍小学建立“青少年模拟法庭”,通过组织学生亲身参与、以案说法、总结教训,使学生在实践中学法、知法、懂法、畏法、守法。“青少年模拟法庭”的建立,已成为孟州市普法宣传的亮点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抓好普法学法,提高师生家长的法律素质
一是抓好中小学教职工的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好用好普法读本,重点是做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笔记、有体会,并把学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二是认真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2016年,从公、检、法、司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新聘请了66名法治副校长,实现了中小学校100%的配备,每年至少两次到校为师生作法治专题讲座。坚持开设法治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保证每周有一节法治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三是通过开家长会、设立家校联系卡、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法律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家教水平,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通过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治教、学生依法受教的教育法治机制初步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日渐完善,学生知法、学法、守法的意识明显提高,营造出法治教育良好氛围。目前,孟州市已建成明珠小学、河雍小学、会昌中心学校、韩愈小学、职业中专五所学校的校园法治教育阵地建设,明珠小学已成为河南省第四批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