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我市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市,法治焦作建设驶入快车道!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2 15:36:10

近年来,焦作市司法局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主动作为,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不断深化法治宣传,大力繁荣法治文化,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全面建设法治焦作,努力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新发展,以法治护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全市加快推进“四个焦作”建设、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保驾护航。焦作市先后获得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城市、“六五”普法先进城市,被全国普法办确定为全国普法联系点。

组织领导的力度决定着落实推进的程度,“六五”普法期间,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五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一府两院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始终坚持“谁主管谁普法、谁主管谁治理”的责任机制,不断强化职能部门的主管职责和社会责任,引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始终把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装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努力把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焦作建设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图景。5年来,全市共投入普法经费2760万元,为推动法治宣传、法治创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坚持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结合,针对不同群体,确立重点普法对象,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制度化、常态化、青少年学法普及化、企业经营人员学法实用化、群众学法多样化,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大环境。

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制度化、常态化。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建立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和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5年来,全市先后举办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法治讲座200余场次,听课人数10万余人次。突出以考促学,坚持把公务员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列入干部培训规划,确保学习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


 

青少年学法普及化。该局连续10年组织开展“法在校园”系列活动,为1100余所学校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3500余场。通过组织青少年法治教育巡展、法治文艺会演、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有效推动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开展。


 

企业经营人员学法实用化。该局挑选300余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全市重点企业结成对子,每月至少深入企业一次,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累计培训10万余人次。


 

农民(居民)学法多样化。该局先后组织开展“送法下乡”“送法入村”“法制电影展映”“梨园春”法制文艺演出和“关爱农民工送法进工地”等活动300余次,印制农民学法用法读本5万册,发放到农村群众、城镇居民手中。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该局发放各类法律知识书籍10万本、宣传资料30万份,举办各类法治培训班200余期,办宣传版面3000多块,受教育群众100万人。

 

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推进法治焦作创建步伐。


 

政府引领法治创建。该局以创建法治型机关为重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先后审查、清理规范性文件600余件,市本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到了134项。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建立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推进行政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法治型政府、法治型机关创建活动。5年来,全市共有39个单位被命名为“法治型政府”“法治型机关”创建示范单位,政府各部门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为全市经济转型、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推动社会法治创建。该市以建设法治社会为目标,全面推进多层次依法治理。积极推进司法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活动;不断深化专项依法治理。大力建设“矛盾调处化解大平台”。以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矛盾调处化解平台为契机,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保障,优化人民调解职能作用,着力构建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便民服务“四位一体”覆盖全市城乡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全市共建成乡级调委会106个,村级调委会196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79个,为基础司法所新增工作人员193名,聘任专职人民调解员2456人,落实专项经费694万元,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4510件,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全面拓展基层法治创建。该局持续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办事示范单位”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项目,逐年提高基层法治创建的层次和水平。全市共有7个行政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行政村(社区)被评为全省十佳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6个行政村(社区)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积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不断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法治文化真正融入群众文化生活中。


 

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全市有专业和民间法治文艺演出团队28个,常年活跃在基层农村社区,利用每年春节等重大节日和传统庙会的机会,通过舞蹈、戏剧、歌曲、小品、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使广大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积极开展主题日法治文化活动。每年的“3·8”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23”世界气象日、“6·5”世界环保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期间,该局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开展声势浩大的法治文化活动,整个活动点多面广、形式多样、亮点纷呈。


 

切实加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该市先后推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等系列读本6部;投资20余万元,组织创作拍摄法治微电影5部,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的需要。


 

不断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该局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5个,大型法治公益广告栏60余个,法治游园8个,法治街区15个,法治长廊100余个,法制园地4000余个;全市各级各部门利用80多个广场大型视频、100多个机关楼体视频、1000余个单位LED显示屏,全天候播放法治类公益宣传广告。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新模式,市、县两级全部建成了官网、微博、微信、手机报四大普法平台。

 

紧贴发展大局,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紧紧围绕“双十”工程、大企业集团培育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整合律师公证法律资源,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和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先后为市委推荐了34名优秀律师作为市委的法律顾问人选,为企业审查合同1750份,出具法律意见书36件。紧紧围绕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选调60名优秀律师免费为征迁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组织法律宣讲团对群众关心的征迁政策、安置办法、补偿标准等进行解疑释惑;组织专业律师团队,配合市南水北调指挥部做好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为全市1200余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办理法律事务2600余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紧贴社会和谐定,扎实做好法律服务工作。该局在全系统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双百活动”,即在全市120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选择了100家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全市188个贫困村中选择100个贫困村,抽调200名律师、200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200名乡镇司法所干警,组成200个3人服务小分队,与百企百村结对面对面进行服务。重点为企业发展、贫困村脱贫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解决企业和农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涉法问题,化解企地之间、劳资之间、村民之间的各种矛盾。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共走访企业120余家,对接贫困村130多个,建立问题台账200余份,为企业、农村发放《法律知识口袋书》1万余册,印制发放外出务工人员明白卡1万张。先后为110余家企业开展了法治讲座,培训企业法律骨干和企业管理人员6000余人,发放各类普法宣传用品3万余件。帮助企业审查经济合同600余份,代理法律事务800余件,帮助企业追回欠款近亿元,开展农村法治讲座100余场次,为贫困村协调提供资金帮助100余万元,提供扶贫项目支持100余个,调解贫困村矛盾纠纷110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8000余人次。


 

紧贴法治焦作建设,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该局围绕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会战,大力实施“法治宣传2017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法律七进”,突出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重点,加强反恐防暴、反间谍、反邪教、防电信诈骗、防非法集资和生产安全、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有效提升广大群众的防范能力。围绕南水北调绿化带征地征迁、大气污染防控、黑臭水体治理、“反邪教”宣传教育、“村霸”问题专项整治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顺应群众期待,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解决问题。制定了《焦作市“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落实普法依法治理主体责任,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推动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和法治讲座8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教育群众6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