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
薛巍:戒毒所里的“心灵医师” |
|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司法局 更新时间:2015/10/19 17:46:10 |
薛巍:戒毒所里的“心灵医师”
人物名片
姓名:薛巍
性别:男
年龄:38岁
职务:市太行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副大队长、二级心理咨询师
座右铭:降低吸毒人员的复吸率,提高吸毒人员的戒断率
核心提示
我市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学生”是吸毒成瘾的戒毒人员。这所“学校”就是市太行强制隔离戒毒所。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干警像对待亲人一样悉心守护着戒毒人员,帮助他们从身体和心理上摆脱毒品的危害。
薛巍对待戒毒人员,像老师对待学生,像医生对待病人,像父母对待孩子。为了这些戒毒人员,父母生病时,他没有在病床前照料;9岁的女儿摔伤,他不能陪在女儿身边;妻子伤心、难过时,他只能在电话中说声“抱歉”。因为对家人的亏欠,薛巍感到非常内疚。但当一名戒毒人员戒毒成功时,薛巍觉得他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由于工作兢兢业业,他曾被司法部授予“岗位练兵先进个人”,是被省委政法委表彰的“千名中原卫士”之一,被省司法厅授予“狱所管理能手”称号,被市司法局授予“十佳狱所人民警察”称号。
■对待戒毒人员他有一颗温柔的心
“薛巍是一名非常敬业的民警,他对工作的投入令人敬佩。”市司法局宣教科科长赵志宏这样评价。
薛巍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6月18日9时许,记者来到市太行强制隔离戒毒所,准备采访薛巍。经该所相关负责人同意,记者一行穿过数道警戒门岗,在交出通信工具、登记后进入强制戒毒区。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高大、帅气的薛巍。当时,他正在飘着桂花香的操场上训练戒毒人员操练队列。
“今天由于要检修电路,所以停电一天,就把活动安排在室外了。平常这个时间段,我都会带戒毒人员去习艺车间。”10时,操练完毕后,薛巍一边擦着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一边向记者解释。习艺车间是专门教戒毒人员学习技术的地方,通过这种方法,让他们明白应该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戒毒人员从这里走出去后,可以凭着学到的技术找一份工作。
记者随薛巍来到他所在的值班室。刚进门,有同事告诉薛巍,有个叫郑飞(化名)的戒毒人员找他,说心中有事,想和他谈谈心。
薛巍边往外走边介绍,郑飞今年35岁了,家在沁阳市,有10年的吸毒史。因为他的毒瘾,家人对他避之如蛇蝎。“你知道吗?1克毒品,能卖1000多元,有几家能承担得了这样的沉重负担?”薛巍说。又一次被强制戒毒的郑飞回家后,决心过正常人的生活,不再吸毒。也是在那时,郑飞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女友。经过将近两年的相处,去年年底,两人订婚了。
今年年初,郑飞因再次吸毒进了戒毒所。对他失望至极的家人没有来看他,已订婚的女友也不愿理他,并声明要和他分手。郑飞知道家人和女友的态度后,情绪十分低落。
薛巍发现了郑飞的反常,多次和他谈心却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为此,薛巍联系到了郑飞的家人。感动于薛巍的真诚,家人最终将郑飞的情况告诉了薛巍。
“知道原因就能对症下药。”薛巍说。此后,薛巍像大哥哥一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关心郑飞,郑飞最终向他打开心扉。
“给他一次机会吧,我相信他会改好的。”联系上郑飞的女友后,薛巍劝她。在薛巍的帮助下,今年4月,郑飞和女友在戒毒所见了一面。女友走后,郑飞像变了一个人,积极配合戒毒,工作努力。看到郑飞有了巨大转变,薛巍很欣慰,经常通过电话跟郑飞的家人和女友沟通情况。
“6月17日,经批准,郑飞在我们的陪同下和女友去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证。”薛巍的开心溢于言表,“郑飞是在我的帮助、见证下,第三个和女友办理结婚证的戒毒人员。”
薛巍走出值班室,站在走廊上的一道铁门前,大声叫来了郑飞。“听说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薛巍问郑飞,就像郑飞是自己多年的朋友。
“我就是想跟您说一声‘谢谢’,要不是您,我老婆肯定早离开我了,更不会和我结婚。”铁门那边的郑飞红着眼圈,有些哽咽,“我一定会努力戒掉毒瘾,不会让您失望的。”“我相信你能做到,媳妇还等着你回家呢!”薛巍真诚地说。
■发现心理问题
他有一双“察言观色”的眼
薛巍说,自己之所以能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要归功于有一双会“察言观色”的眼睛。
当日10时30分,是戒毒人员张政(化名)和他预约好的谈心时间。“张政就是我通过‘察言观色’发现有心理问题的戒毒人员。”薛巍笑着说,“他已经比一个多月前好多了,最起码会主动约我谈心了。”戒毒人员一点一滴的进步,薛巍都看在眼里。
“我想一个人待着,什么也不想做。有时我也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啥事,我讨厌其他人站在我旁边,他们全都是坏人……“在操场的绿荫下,张政向薛巍倾诉着。薛巍静静地倾听着张政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语,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其间,他只是安抚性地拍拍张政的肩膀,给张政一个鼓励的眼神。
感受到薛巍的真诚,张政便继续絮絮叨叨地说着旁人听不明白的话。11时50分,张政终于不再说了。听完张政的一席“长篇大论”,薛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要想太多,你也有很多优点。只要你戒掉毒瘾,不再复吸,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会一直站在你身旁帮你。”
送走张政后,薛巍的声音变得沉痛起来:“其实,戒毒人员的内心深处也不好受。因为吸毒,他们有时不被社会所接受,有时会遇到别人歧视的眼光。”薛巍说,也是因为吸毒,这些戒毒人员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戒毒所民警,作为一名二级心理咨询师,他必须练就一双善于发现戒毒人员心理问题的眼睛,然后耐心疏导,让他们打开心扉,帮助他们彻底戒掉毒瘾。
■刻苦钻研业务他有一个高高的标准
转眼间,已到了午饭时间。薛巍到干警食堂匆匆扒完饭后,才拿来手机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按照规定,在强制戒毒区内,干警的手机也要收起来,不能随便打电话。
“你怎么现在才回电话?女儿摔伤了,情况有些严重,我都给你打了十几个电话了。”电话刚一接通,电话那头便传来妻子委屈、抱怨的声音。虽然很担心摔伤的女儿,虽然对抱怨的妻子有些愧疚,但薛巍只是简单询问了一下女儿的情况便挂断了电话。
12时10分,薛巍又脚步匆匆地返回强制戒毒区戒毒人员的食堂。“吃饭时间是我们重点监控的时间,主要得维持秩序,以免有戒毒人员因一点小事发生冲突。”薛巍说。曾经有戒毒人员只是互相不小心碰了一下,就吵了起来,所幸被干警及时发现,事情才没有闹大。
12时40分,戒毒人员吃过饭进入宿舍休息后,薛巍才安心地回到值班室,拿起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看了起来。
薛巍说,市太行强制隔离戒毒所原来是市劳教所。2013年6月,根据上级要求,市劳教所开始接手强制隔离戒毒工作,2014年8月正式挂牌成为市太行强制隔离戒毒所。“虽然我以前接触过戒毒方面的工作,但知识和经验还是太少。”薛巍说。
“我没事时就学法律、戒毒、心理、教育、谈话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们的工作很有用。”薛巍说。了解薛巍的人都知道,在钻研业务方面,他给自己定了一个高高的标准。
几名同事有些骄傲地介绍,因为薛巍的努力,此前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组织编撰《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流程指引的课题》一书时,薛巍等来自全省的十几名干警被选去参与介绍工作经验。
对于戒毒人员来说,“心灵鸡汤”更为需要。看来,“心灵鸡汤”煲得好不好,就看他这位“心灵医师”的水平啦。